第1416章 雇佣兵诞生-《大明王冠》
            
            
            
                
    第(1/3)页
    很快,吏部和东宫关于各区域总司设立的方案拿到了小朝会,众多尚书都没有意见——这事五军都督府和都察院那边不牵扯,只是众多尚书商讨。
    而且经此事后,大明朝堂忽然形成了默契,地方官府对该区域最高长官的行使监督职权的部门的最高领导,必须用当地官员。
    而这个官员只有监督的职责,不能有其他职权。
    一方面,当地官员更关心自己家乡的安宁和发展,另一方面,要限制他的职权,防止他在本地坐大,形成一手遮天的地方“土皇帝”。
    而关于打下金帐汗国的众多功臣的封赏,也没人反对。
    太孙,封郡王。
    长春郡王。
    这就很有意思了,长春,在奴儿干都司亦东河卫龙安站,朱瞻基被封为长春郡王,看起来似乎很不起眼,实际上这个封号隐藏着朱棣的野望。
    大明的太孙,未来的天子,被奉为长春郡王。
    朱棣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告诉世人,也告诉朱瞻基,老子把你的藩地弄到边境,是想让你这个未来天子确保奴儿干都司在大明的掌控之中,甚至你还得给老子把女真打下来。
    朱瞻基那一万神机营中的将领,都得到了擢升或者赏赐,包括士卒。
    钱嘛,大明有的是。
    另一个重头戏就是蚍蜉义从。
    蚍蜉义从的赏赐,其实对礼部和朱棣都是个难题,因为不属于国家编制,是私人武装,如果赏赐了的话,就代表国家承认它们的合法合理的地位。
    不过这难不倒礼部。
    很快出了一个主意:蚍蜉义从的赏赐不具体到人,交给镇西候去办。
    嗯,现在不叫镇西候了。
    叫镇西国公。
    这个封号很拗口,但也没办法,黄昏的侯位就是镇西候,没有具体到某一个州县,所以国公封号也差不多是这样。
    镇国公?
    太大,朱棣不愿意,别人听这个封号,都会想当然的认为这个镇国公是国之鼎柱,给人一种“异姓王”的错觉。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