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能考上高中,还要多亏她长得漂亮,哄得几个学习好的同学花时间几对一帮她补习,帮她整理笔记,教她学习方法。 可惜她上进心实在不强,读高中的那几天正是混乱的时候,她没跟着激进分子到处批斗,而是理所当然混日子,天天躲在宿舍里睡大觉,接受同学们的零食“供奉”。 因此,她的成绩长期挂在末尾,眼瞧着要学校只给优秀毕业生分配工作,她才傻眼。 自从上面发布文件,支持知识分子到农村接受教育,城里到处都是下乡潮。 工作名额变得十分紧缺,她没分配上,又懒得出门,干脆住在哥哥家里,等过年后再说。 (六七十年寒假才是毕业季,如有错漏还请指出。) 她一露面,邻居们刚歇下去的八卦心又起来了。 当着她的面没有多说,但等她一走,急忙凑在一起说得热闹。 “喏,又吵上了。” “她也就闹一闹,真能把人赶走?” “有她婆婆在呢,王桃枝在大院里胡搅蛮缠,手上嘴上就没吃过亏,还不是被她的婆婆压得死死的,要么说一物降一物呢。” “不过她妹子确实不像个样,太不懂事了,吃好的穿好的,什么活都不沾手,往后谁家敢要啊。” “人家有娘家帮衬,哥哥姐姐都有能耐,还怕嫁不出去?再说,她长得那么水灵,身段又好,听说好多家里当官的小伙子都喜欢她。” “年轻人不知道事,光冲着那张脸,有什么用,也不怕娶回去个搅家精。” “老孙家的,她再怎么着,也比你考不上高中的儿子强,你还埋汰她啊?” “我呸!谁知道她怎么考上的,高中生又怎样,不还是找不着工作。” 吊梢眼的妇女眼珠咕噜一转,手上捻着棉线,不怀好意道,“她咋还不下乡呢,街道办也不来查查?” “我看你儿子不聪明就随了你,她的户口本来就在乡下,能下到哪去,给人发配边疆啊?” “你说王桃枝那儿媳妇吕兰真能忍,都闹到这个份上,愣是一句话没有,换作是我,早呼这小姑嘴巴子了。” “她能说啥,嫁进来就不光彩,当时你不在,我跟你说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