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好,不只是你还有嫣儿!我们三人一起过日子!”吴谨拍了一下栓子的肩,看向坐在自己身旁的小妹,本还有些摇摆不定的内心,些刻却有种安定之感。 “对栓子别怕,还有我呢!我保证不让你和兄长吃苦受累。而且顿顿都有粳米饭吃!”司徒嫣笑着看向吴谨,给了栓子一定安心的眼神。 “大小姐,还有我和有柱呢!”翠萍见大小姐没提到她心里有些着急。 “翠萍,你和有柱等安顿好我们,就赶回京城,帮着大少爷打理院子和铺子,而且我在来之前。特意去京城又置了五间铺子,加上兄长的那二间,没有个人打理哪成。虽说我也立了府规,内院暂时由李嬷嬷看顾着,可她毕竟年纪大了,外院的吴过年纪还轻,家里还有几个表哥做客的。想起来这心里就不踏实。而且这七间铺子的租子。也足够府上的日常开销,你们就带着大少爷和我的亲笔信回去,再自行安排也就是了!”李有柱刚要反对。就听见吴谨先开了口,他则把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嫣儿,你哪来的银钱,五间铺子。少说也得三千来两的银子。你是不是把娘留下的嫁妆全卖了?”吴谨一下子听出司徒嫣话中的疑惑之处。 “兄长别急,母亲的嫁妆我哪里舍得卖。之前兄长托吴过送来了五百两。我一直都没花,再加上来之前,我又去了趟双河村,将兄长存在地窖中的银两都取了出来。刚好够买铺子的!” “可是你不是闰六月十五才得了信儿,怎么可能来得及回六安一趟?”吴谨还是有些不相信。 “得了信儿当天我就起程了,一路快马加鞭。总算是赶得及!” “你怎可这般赶路,身子哪里吃得消。而且你这一路从幽州逃难出来。不是也花了不少的银钱?剩下的又哪里够在京中买铺子的?”吴谨是步步紧逼,司徒嫣只好步步为营,小心回答。 “逃难那会儿倒没花什么钱,粮食都是自家地里种的,虽然遭了灾,可前年也存了不少,正好够用,而且我还和李家四位哥哥一起做点心摆地摊,也攒了些,逃难时花的就是那个时候赚的银钱!” “嫣儿,你不会成了‘商籍’?” “没有,我还是良籍,没买铺子只是摆摊,而且卖东西的时候,都是李家四位哥哥去卖的,我只是留在家里记账数钱!” “那还好,这李家兄弟人品高尚,如果有机会,我定亲自登门道谢!”司徒嫣见吴谨总算是信了,这才深吸了一口气,她刚一时说溜了嘴,这一个谎言说出,就要千万个谎言来圆,可真是累人。 “可是嫣儿,你将银钱都带了出来,李家四位兄弟又该如何生活?而且你这趟来西北,又是请镖局押镖,又是住店打尖儿的,怕也花了不少吧?” “兄长忘了,我还有娘的嫁妆,除了首饰,可还有不少的银钱呢!银钱的事儿,兄长大可不用担心,我心里有数。至于李家四位哥哥,大郎哥已经是福祥村的村正,不但每月有100文的月俸,而且租种的官田也不用再交税了,所以他们的日子不会难过的!” “这李大郎初到福祥村,就能成为一村之正,倒是有些能耐?”吴谨对这李家四位兄弟倒有了几分好奇。 “是啊,我到李家村后,就教四位哥哥读书识字,三哥学的比大郎哥还快呢,如今已经开始学习四书了!”司徒嫣一提到李家四兄弟心里高兴,差点儿把三郎四郎在县学里读书的事儿也给说了出来,还好话到嘴边留了半句。不然这交束修所用的银钱又要解释上一番。 “好,看来我的嫣儿还当起了夫子!”吴谨摸了摸小妹的头,这个小妹处处给他惊喜。五间京城的铺子,就是之前吴德为官时,家里也不曾有过如此风光。主要还是吴德只是对别人苛刻,可对自己却挥霍的很,青楼楚馆,没少花银子,更何况还要养着一府的娇妻美妾,那银子自然花的如流水一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