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刘青山看着这副景象,灵机一动,立马在车流后面的空地上摆开竹笋,然后找来纸皮,写上价格:十元一斤。 而后,又立马拿出塑料袋装竹笋,一斤的,两斤的,三斤的,五斤的,接连装了十几包。 一个小车车主看到新鲜的冬笋,又见车流走不动,就摇下车窗,问道:“竹笋是不是十块钱一斤?” 刘青山点头,立马上前:“老板,十块钱一斤,昨天挖的,新鲜着呢,要不要来两斤。” 那车主也不忸怩:“那就来两斤吧。” 说着,就给了钱,接过刘青山事先就称好的两斤竹笋。 他似乎有些不放心:“是两斤吗?” 刘青山拍着胸脯说道:“您放心吧,如果不是两斤竹笋,我连笋壳一起吃下去。” 闻言,司机跟同伴们都笑了起来。 前后车子听闻笑声跟刘青山的说话声,也探出头来查看情况。 见了冬笋,便一个个都心痒难耐了。 后头的大卡车司机高呼道:“喂,帅哥,过来。” 刘青山立马屁颠屁颠的跑过去。 大卡车司机从高高的驾驶室上喊下来:“拿五斤竹笋。” 刘青山不含糊,手脚麻利的拿来一袋子五斤竹笋,一手交竹笋,一手拿钱。 当然,也不是每一辆过路车的司机都会买他的冬笋,但十有一二也很不得了了。 再加上逛街的人也帮忙买一些,百来斤竹笋,还真是不经卖。 一个小时不到,竹笋就卖去了一大半。 而这个时候,那些疏通道路的人总算到了,道路通达之后,买竹笋的车主也跟着锐减。 这对街边的小贩跟刘青山来说,都不是好事。 在这种情况下,就只能依赖逛街的人群,或者特别有钱又有时间的车主。 所有小贩,包括刘青山在内,都会在空闲之时,下意识的盯着过路的小车。 要是看到一辆奥迪或者宝马,也都会下意识的眼睛发亮。 在过去几十辆小车之后,终于,一辆破旧的越野车停在了刘青山的笋摊前。 刘青山下意识的朝驾驶室看去,看到了一个貌似还挺年轻的男子。只是这男子戴着黑色的大墨镜,也就看不清他的面貌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