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建城(二)-《五代兴唐》


    第(2/3)页

    李岌并不太关心南边的战事,而是更关注北方的安全,现在没人会理解契丹如果发展起来对于华夏的危害会有多大。他所要做的,是未雨绸缪,限制契丹人往南和向西扩展的空间,最少也要做到迟滞对方扩张的速度。

    本来云州地方的人就很少,因为今年的祸乱,又被契丹人劫掠了一遍,人口就更少了。李岌在完成统计后,才发现自己所辖的云州、丰州和云内三州,总人口如今只剩下了不到七千户人家,其中还有七成是北地的草原部族。

    人口是个大问题,如果没有人,就是把堡城建得再高大坚固也是没用。

    五万多匹的呢布、麻布还有丝绸,只用了十几天的时间就被交换了五分之一,另外最受牧人们欢迎的商品就是刀子,不管是长刀还是短刀,都是不时在草原上要与野兽搏斗的牧人们的最爱。李岌的管家张淦略显肥胖的脸上笑出了花来,在另一处的营地里,已经堆满了牛皮、羊皮和小山似的羊毛。

    新的牧场正在慢慢成形。

    现在,在周边放牧的牛羊已经有一千多头牛和上万只羊已经换成了新的主人,被安置在御河和饮马河两岸进行放牧。

    商队出售的钢刀是原来晋阳监和太原府里的库存武器,李岌已经看不上这些原来亚军囤积的武器和甲胄,所以把这些库存运到草原上来出售。虽然这些东西不是用最好的钢材来打造的,但确实是钢制品,虽然是那种用生铁和熟铁并在一起反复锤打出来的“锻钢”,质量还是铁器要强了不少。牧人们也不是傻子,对于商品质量的好坏还是心里有数的。原来心里没数的,经过比较后也就知道了。

    人类破坏环境的能力确实十分强大,不到一个月的功夫,正在建设的八棱堡城御河周边原来林木茂盛,一生葱绿的河谷地带已经被砍伐成光秃秃的一大片,甚至连草原地带的树木也被砍伐了很多。

    李岌眼看着一大群人拿着晋阳监新制造出来的大带锯,轻易地一棵棵生长了几十上百年的钻天大树放倒,有时候都会怀疑自己是不是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

    后世的义务植树动运是个好的传统,他觉得很有必要把这项传统拾起来,在古代就开始发扬光大。现在已经过了植树的季节,李岌只得命人建起了一处苗圃,先培育树苗,等秋天到来的时候再栽种下去。

    至于屯垦,他计划先种牧草,采取先牧后农的方法。
    第(2/3)页